亚洲杯篮球赛事精彩不断,观众席座无虚席

admin 13 0

犹忆青峰辉照时

记庐剧《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

棠一川

  请输入标题

亚洲杯篮球赛事精彩不断,观众席座无虚席

  “孔雀东南飞亚洲杯篮球赛事精彩不断,观众席座无虚席,五里一徘徊”,至今犹记得当年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全篇背诵《孔雀东南飞》时全班哗然的情形。也许是当年的记忆太过深刻,也许是这故事本身太过凄美,当亚洲杯篮球赛事精彩不断,观众席座无虚席悟空体育看到庐剧的演出信息时,便毫不犹豫买了票,全然没有考虑自己是否能听懂庐剧。

  曾经亚洲杯篮球赛事精彩不断,观众席座无虚席我因为《红楼梦》而去听了一场昆曲,那场演出使我意外地发现原来戏剧离我们并不遥远。昆曲即使不看字幕也是能听懂的。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是一成不变的,再古老的艺术也是在不断的流变中得以传承发展的。

  而事实证明这场庐剧的演出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演出结束,走出剧场,耳畔犹余音绕梁,剧中场景历历在目。当晚至家已逾十点,不禁提笔,洋洋洒洒,无可收束,停笔时已过零点。此篇文章是一全然不通戏剧的后生晚辈的观剧感想,更是对该剧编剧余青峰先生的致敬。感谢他为中国古典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感谢他源源不竭的创作让人们一次又一次见证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浴火重生,使人们在对中国古典戏剧的不断解构中发现经典文化历久弥新的秘密。

  大幕拉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台上缟服素衣的古诗中的刘兰芝,悲吟着自己凄苦的一生。这时另一个新娘装扮的刘兰芝雀跃着奔向舞台中央,面容间流露出无尽的欢喜。高台上的刘兰芝声声凄苦,高台前的刘兰芝欢喜无比,高台上下一悲一喜,一白一红,这一强烈的对比已是先声夺人,不同凡响。古诗中的刘兰芝诉说着自身的不幸命运,新娘刘兰芝却处处唱反调,坚信自己的未来必定幸福。哪一对即将步入婚姻的情侣不是对此笃信无疑的呢?紧接着,焦仲卿上场,二人柔情蜜意,刘兰芝的表现更像一个任性的孩子。焦仲卿让她盖上盖头,她偏不,此处已可看出刘兰芝无视繁文缛节的性格。而这一幕恰巧被此时上场的焦母看到,二人虽极力掩饰,以焦母的阅历,此时怕已心有不悦吧。

  焦母的那一句“两个人在一起,是命;在一起若不合适,要命”开篇点题,两句话精炼地概括了整部庐剧上下两部分的内容。刘兰芝的陪嫁中有一架箜篌,焦母本欲命人退回,在焦母眼中女儿家只需操持家务,纺布做衣就是,箜篌只是无用之物。而刘兰芝却爱弹箜篌,焦仲卿亦喜欢听。刘兰芝说箜篌本是陪嫁之物,若退回,恐娘家人脸上无光,这才使焦母勉强同意将箜篌留下。由此可见焦母与刘兰芝矛盾冲突的背后反映的是两代人世界观、人生观根深蒂固的差异。

  刘兰芝嫁入焦家后不事家务,日日晚起,有时还需焦母亲自叫她起床,即便焦仲卿不在家,刘兰芝也日日打扮,焦母对此尤其看不惯。也是在这时,焦母越来越喜欢隔壁穿着朴素、勤劳能干的秦罗敷。后来刘兰芝在焦母的督促下日日织布,在自己家中尚未如此劳累过的刘兰芝日渐消瘦,越来越怀念往昔和焦仲卿恋爱的时光。焦仲卿刘兰芝新婚燕尔,自然难舍难分。焦母则认为儿子应当以仕途为重,不该如此频繁地回家探望妻子,甚至认为是刘兰芝阻碍了焦仲卿的仕宦之途。刘兰芝则认为经常见面才有利于维持夫妻间的感情。二人就此问题有过一场辩论,可谓是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我个人倒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成分,关键在于一个度。焦母和刘兰芝所站的立场不同,各自的观点自会有所侧重。这是二人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前奏,而真正促使二人矛盾激化至无法挽回的地步的事件是焦仲卿为给发烧中昏迷的刘兰芝降低体温,采用了冷敷的古法。他沐浴飞雪,几乎将自己冰冻,以自己冰冷之躯为其降温,而当刘兰芝醒来,发现焦仲卿几乎已被冻得不省人事,亦是伤心欲绝。偏偏此时焦母赶到,看到全身冰冷昏迷不醒的焦仲卿便认为是刘兰芝将自己的儿子害成这样。看到刘兰芝昏迷时焦仲卿焦急无措的样子,观众席中的我几乎脱口而出“找大夫啊!笨!”看至后来才明白了编剧的良苦用心。

  此处情节的设计使焦母和刘兰芝累积日久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也形成了焦母逼迫焦仲卿休妻的口实。若没有这次事关焦仲卿生死的重大矛盾冲突,焦母怕不会如此铁了心地要把儿媳扫地出门。令焦母始料未及的是,原以为休妻是为了儿子好,却正是这一逼迫,反将儿子逼上绝路。同样深爱焦仲卿的刘兰芝因此受尽了委屈,也使她不可能再留在焦家。剧中焦仲卿肯用一己之躯不惜性命将自己冰冻也要为刘兰芝降温,由此也可见焦仲卿对刘兰芝爱之深切,这也为以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一方面是母亲之命不可违,另一方面是自己可以用生命去珍爱的妻子,处于这二者的夹缝中,失去哪一方都足以要了焦仲卿的性命。作为儿子,违抗母命便是不孝;作为丈夫,却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再加上焦仲卿误会刘兰芝变心,绝望之下,走上自缢之路。

  古往今来中国社会多有休妻之说,而在剧中,作者却借刘兰芝之口说出“休夫”一语,这愈加使焦母觉得不可饶恕,有违礼道。“休夫”一说使得刘兰芝的性格更加鲜明,更加立体,也让我们看到了刘兰芝自尊要强的一面。刘兰芝返家后同时有孙五郎、钱三郎前来提亲,剧中有两家媒婆互相攀比诋毁的情节,这也充分反映了当今的社会现实。还有“女人二婚又如何”,蔡文姬三婚、陈平丞相之妻六婚的桥段,”女性若有魅力,不在于几婚“的观点放在当代也堪称前卫。当演员说出“书中自有黄金屋”时,其他演员赶忙纠正此话源出北宋,而现在是东汉。

  编剧借此情节巧妙地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在全剧悲剧气氛外平添了一丝欢乐的气息。全剧每逢转折之处都会有高台之上古诗中的刘兰芝出现,返家后高台前的刘兰芝梦中与高台上的刘兰芝的对话很好地反映了刘兰芝的内心活动,表现了刘兰芝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的猜测,也暗示了以后的剧情发展。当苦等无果的刘兰芝几近伤心绝望,决定改嫁时,偏偏在此时焦仲卿赶到,刘兰芝本以为焦仲卿是来接她回去,谁知焦仲卿只是为了再看她一眼,因为焦母始终不肯松口,不想却恰巧被焦仲卿看到了彩礼。绝望之极,焦仲卿选择了用新婚时刘兰芝送给他的红丝绦自缢。红丝绦这一道具本是新婚时刘兰芝所赠,此处竟成为了焦仲卿自缢的工具,在此莫非暗示焦仲卿之死也有刘兰芝的过错?

  观众通过整部剧作的台词足以管窥作者深厚的古文功底。作者不仅依据庐剧这一表演形式对原文作了很好的剪裁,而且融合了杜甫《兵车行》、《陌上桑》、《诗经》等其他古典名篇中的文辞,运用纯熟,丝丝入扣。所引《诗经》中《采葛》篇贯穿始终,开篇用以表现二人相恋时的思念之情,后来则用以表现二人分离时的悲苦。剧中秦罗敷批驳众长舌妇的妄议,秦罗敷说她从不挑逗别人,倒是有妇之夫常挑逗她,用的实为另一名篇《陌上桑》中的典。与原作不同的是,庐剧《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中作者删除了小姑、刘兰芝母亲及父亲等角色,只出现了刘兰芝的兄长,而且刘兰芝的兄长对刘兰芝的逼迫显得并不十分严重,想是编剧想重点刻画焦仲卿为悲剧人物,而将刘兰芝所受压迫弱化的缘故。剧中设定焦母为寡母,在现代家庭理论中,一般情况下,寡母对儿子的控制欲会更强些,更容易以爱为名干涉儿子的生活。正因其是寡母,通常情况下儿子会更加体谅母亲的不易,也更不愿违抗母命,这一设定使得焦仲卿的处境更加艰难,以致绝望。秦罗敷在剧中多次出现,台词虽不多,作用却十分关键。秦罗敷和刘兰芝的性格对比十分鲜明。秦罗敷永远不会对焦母说一个“不”字,几乎是焦母眼中最理想的儿媳人选。正因为秦罗敷的存在,才使得焦母愈加不喜欢刘兰芝。

  和大多数人设想的不同的是,该剧并未到焦仲卿自缢处就收尾了。焦仲卿自缢后,刘兰芝“冥嫁”为其殉情。“冥嫁”这一设计用得甚好,独具匠心,令人眼前一亮,足见刘兰芝对焦仲卿亦是深情。全剧若至此结束,依旧可视为一出悲剧,剧中主要人物哪一个不是悲剧人物呢?且不说双双殉情的焦刘二人,即便是独活于世的焦母最后的下场难道不是一出悲剧吗?白发人送黑发人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了。全剧最终的结局是刘兰芝和焦母均悔恨无比,刘兰芝后悔自己太过任性,不该处处和婆婆顶撞,毕竟婆婆的要求也不算过分,不过是日日机织、装扮素净些。焦母痛失儿子后,含泪说只要儿子活过来,她什么都答应儿子。最终的结局应该算是大团圆了,一家三口重新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样的结局也令我始料未及。

  整部剧看下来,惊奇不断,看似剑走偏锋却又合情合理,颇有欧.亨利的味道。本剧同时具有当代启示意义,若焦母足够疼爱焦仲卿,就不该将一己之喜好强加于焦仲卿身上,逼焦仲卿休妻再娶。作为独立个体的焦仲卿本就不是焦母的附属物,焦母本该尊重焦仲卿的选择。刘兰芝既深爱焦仲卿,就更该体谅焦仲卿的难处,稍作改变以赢得家庭氛围的和谐。

亚洲杯篮球赛事精彩不断,观众席座无虚席

  略有遗憾的是,该剧的观众并不算多。我想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地方剧种才犹豫的。昆曲版《红楼梦》的演出却相当火爆,上至白发老翁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剧场内几乎座无虚席。这可能和《红楼梦》无可超越的文学史地位有关,而且近些年随着国家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昆曲。而很多几乎陷于绝境的地方剧种却罕有人问津。我以前并未听过庐剧,观看结束才发现,庐剧不看字幕也几乎是可以听懂的。单就台词而言,估计大家都可以听懂,至于唱腔、服装、戏曲的程式方面确实需要一些专业知识,若没有专业背景,也不影响观剧。即便看到的只是热闹,也有这热闹的作用。这么好的剧作,看的人寥寥无几,实是憾事。上次看到昆曲版《红楼梦》的火爆场景,我甚感欣慰,还好有这么多人依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而这次,望着剧场中一排又一排空着的座位,我内心突然涌出一丝悲凉。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当你步入剧场,你会发现,真的和你设想的不一样。至少于我而言,每一次都是一场意外的惊喜。

??

作者

  棠一川,诗心一枚双手绣华章,凡人无二运道平平偏心比天高。泱泱文学之门徒,何日可出师?非一弱女儿,立志大丈夫。紫霄漫漫雪剑斩蛟龙。

  更多作品点这里哦:

??

标签: #亚洲杯篮球赛事精彩不断 #观众席座无虚席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