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体育-勇士队遭遇困难,创下防守低谷

admin 3 0

  傅强

  一个人的人生总是由许许多多的偶然和必然组成,勇士队遭遇困难,创下防守低谷悟空体育也不例外,作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能够与人道结缘也纯属机缘巧合。

  做好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1990年,我从特警退役分配至马钢公司,不久后遭遇一场工伤事故,胸椎两节骨折。在最艰难的时间里,是亲人和朋友的关怀陪伴我走出人生低谷。当时我就想,如果顺利康复,一定要尽己之力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1998年,我开始参加无偿献血,20年来累计献血132次,献全血10400毫升、血小板168个治疗量,先后5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金奖”,2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并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

  献血助人之余,我也在思考勇士队遭遇困难,创下防守低谷: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怎样才能让更多人参与人道事业?

勇士队遭遇困难,创下防守低谷

  2005年6月,我和一批志愿者共同发起创建马鞍山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这是安徽省第一个独立注册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团体。我的爱人是一名教师,也是其中一名志愿者,连续12年参加无偿献血;就职的马钢公司先后有4.5万人次职工参与捐献,献血总量达1000万毫升,曾获“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

  除此之外,我还先后在大学、企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各地开展各类公益讲座74场,听众近15000人;利用每年为安徽工业大学培训志愿者的机会宣传无偿献血和人道事业。该校每年近2000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学校因此荣获“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

  2008年5月,我又主动参与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安徽分库马鞍山工作站的组建工作,经策划、沟通,争取到主流媒体、公交移动电视、政府网站等全方位无偿支持,共组织近100名志愿者参与宣传动员,使得工作站在成立当天即完成安徽省红十字会下达的全年采样任务。

  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先后有4500余人捐样入库,并在此基础上有21名志愿者经高分辨配型成功后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探索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马鞍山模式。

  到汶川去,到芦山去

  面对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为了汇聚更多人道资源,2007年3月,在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又牵头组建了市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总队。

  10年来,服务队共出动志愿者2万余人次,开展了赈灾募捐、遗体捐献及艾滋病宣传、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关爱孤残儿童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368次,先后组织举办广场公益演出14场,全队志愿服务时间长达95860小时。

  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组织了一支50余人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队,协助市红十字会开展赈灾募捐工作,策划组织并具体实施了多个社会募捐活动,参与策划由市红十字会主办的“爱的奉献”大型赈灾义演晚会,共募集爱心捐款325万余元。

  从5月13日到30日,我利用自己的年休假整日忙碌在赈灾募捐现场,每天只休息2、3个小时,连续一星期没有回家,每天接听上百个咨询电话,经常在红十字会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中迎来天明。尽管这样,5月22日,在繁忙之余获悉市中心医院危救病人急需B型血小板的情况后,我仍为患者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后,我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协助市红十字会开展募捐活动,并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赴雅安牵头建设中国社会组织灾害应对平台,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到灾区后,面对陌生的灾后环境,我招募志愿者,组建团队开展培训,随即便投入到了灾情信息收集、研判和需求调研中去。

  每天清晨7点多出发赶赴各受灾乡镇,晚上10点多钟才回到住地,和小伙伴一起经常为整理调研报告忙到凌晨三、四点,调研中冒着余震和山体塌方、泥石流的危险,一天调研七八个需求点是常有的事。

勇士队遭遇困难,创下防守低谷

  印象深刻的一次,我们驾车路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车刚过去几分钟,后面就遇山体垮塌,尾随后车被落石砸损,惊出我们一身冷汗。因为经常遭遇山体滑坡,我们坐在车里都会戴着安全帽。

  就这样,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们行程近五千公里,跑遍了灾区的受灾乡镇。

  永远的信仰,升华的人生

  经过夜以继日的走访调研,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整理出了灾区受损情况和需求的评估报告,全面掌握了灾区群众安置所遇到的困难,梳理出了灾后重建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并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及时发布信息,争取对接到更多社会资源给予帮助。

  得知天全县罗家三九小学缺少课外读物,后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为三九小学建立了一个拥有700册图书的“红十字书库”;针对地震后灾区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我们带着爱心人士捐赠,委托红十字会发放灾区的文化用品,专程来到大河村马桑溪帐篷学校、太平镇板房学校等地,给灾区孩子送去关爱。

  两个月后,因灾区重建工作需要,我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正式借调到雅安负责中社平台的灾后重建工作。

  随后的两年,我克服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语言障碍等种种不便,带领团队作为红十字会主导下的第三方平台,围绕灾后重建需求,配合“博爱新村”建设,组织协助红十字会评审、监管、实施和评估了一批社会服务类和生计重建类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解决灾区需求和让灾区群众感受红十字温暖的同时,我们的很多项目和工作经验也被业内称为样板案例。

  位于相对高海拔山区的芦山县太平镇春光村,因地震导致供水系统损毁,150户村民饮水困难。经过实地走访和需求梳理,我们委托专业社会组织以项目形式予以解决,设计了防灾减灾、生计重建等诸多板块,获得了灾区群众对红十字会的一致好评。

  由于在雅安卓有成效的工作,中社平台和监管的项目先后被各大主流媒体报道,央视先后派出两个专题摄制组多次赴雅安跟踪拍摄,并在黄金时间段播出,为红十字会的灾后重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2013年9月25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办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让党旗在灾区高高飘扬”报告会,我作为一名参与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红十字志愿者,从志愿者角度讲述了带领团队参与灾后救援和重建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现场反响热烈,让我很受鼓舞。

  与红十字一起走过了漫漫二十年,我深深体会到,人道不仅是从生命角度去挽救患者,更重要的是将爱的力量传递给勇士队遭遇困难,创下防守低谷他人,激起更多的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切,激起人们对人性和美好的向往,唤起更多人用行动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

  (作者系安徽省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职工、红十字志愿者)

标签: #勇士队遭遇困难 #创下防守低谷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